Quantcast
Channel: 柯木林(Kua Bak Lim) 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0

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
0
0

1993年5月23日 (星期日)《联合早报》






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1993-05-23 (星期日)


今年四月,中国举行公祭 黄帝陵典礼。来自世界各地一万多名炎黄子孙聚集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前,献花篮,颂祭文,以缅怀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美国华裔科学家张 良洲代表海外华人宣读祭文,当他读到“登桥山,看盛世,梦回汉唐;上桥山,看炎黄,志气高扬”时,声泪俱下,流露出一位炎黄子孙对祖籍的一片拳拳之心。



 公祭轩辕黄帝陵

以上是46日美国《侨报》的新闻报导,使中国富强,再造汉唐盛世,不仅是11亿人民的心愿,也是千百万海外华人的期望。张良洲只不过是通过祭黄陵的盛会,以一篇用典遣词恰到好处的古雅祭文,把这心声宣泄出来而已。

回顾历史,中国积弱,只是近百年的事。这之前,中国曾领世界风骚达数下世纪。然而,一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在百年前一蹶不振了。其间因果关系,当然复杂异常,如果把这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话,则其症结乃在于中国经济与法制力量的发展,跟不上政治的早熟。

中国政治的早熟,反映在民族国家的出现极其之早。公元前221年, 也就是耶稣基督诞生前的两百年,秦始皇即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此后两千年一直以统一为常态,分裂为不可容忍。纵然分裂,人心仍归统一,即使偏安朝廷,也以 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以欧洲人才之多,却不能出现一个像秦始皇的英主,合并英、法、德、意和西班牙各国领土,将各国文字划一为一种共通的 书写系统,完成欧陆大一统的工作。这事不但在两千年前无法实现,即使两千年后的拿破仑和希特勒,也不敢有此幻想。

十六世纪以后,荷兰成为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中国则处于明清时期。明朝的体制是保守性和收敛性,其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这种维护落后 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使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观念,愈形牢固。人民以极低的经济效益,维持基本的温饱,法制长期间没有进展,行政方面更不 讲究效率。凡此种种,正是中国在世界上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 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我个人试图把中国的现状,与历史上某个时期相比较,却不能找到一个相应相似的历史时期。换言之,目前的改革开放,是 史无前例的。如果说,中国的第一个盛世在汉,第二个盛世在唐,则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缔造第三盛世的机缘。第三盛世的重大使命,是对中国的经济法制系统,进行 天翻地覆的改造,这是一项既艰巨,又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时代任务。

汉唐盛世相距近千年,从 唐至今亦有一千多年的光景,历史弄人,中国似乎每隔一千年就有一个盛世,每当盛世来临,也是中国实行开放政策,走向世界,中外文化交流极其频繁的时代。著 名的“丝绸之路”始于西汉王朝,西汉与中亚各国的交往,出使西域,远到安息,波斯等国。有籍可考,唐朝与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也十分密切,今日 的情况,何尝不是如此。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中原腹地到西南边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已形成了一股无法逆转的历史狂潮。如果以最保守的每年5%的经济增长率来看,中国到公元2020年全国生产总值将超越美国,2020年距今只有30年,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有机会见证中国历史上第三盛世的来临。



小希同的博客 - 黄帝陵-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http://trip.elong.com/u/4679395/b02dtm1e.html



 1993年5月23日 (星期日)《联合早报》



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1993-05-23 (星期日)


今年四月,中国举行公祭黄帝陵典礼。来自世界各地一万多名炎黄子孙聚集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前,献花篮,颂祭文,以缅怀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文始祖轩辕 黄帝。美国华裔科学家张良洲代表海外华人宣读祭文,当他读到“登桥山,看盛世,梦回汉唐;上桥山,看炎黄,志气高扬”时,声泪俱下,流露出一位炎黄子孙对 祖籍的一片拳拳之心。


公祭轩辕黄帝陵


以上是4月6日美国《侨报》的新闻报导,使中国富强,再造汉唐盛世,不仅是11亿人民的心愿,也是千百万海外华人的期望。张良洲只不过是通过祭黄陵的盛会,以一篇用典遣词恰到好处的古雅祭文,把这心声宣泄出来而已。


回顾历史,中国积弱,只是近百年的事。这之前,中国曾领世界风骚达数下世纪。然而,一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在百年前一蹶不振了。其间因果关系,当然复杂异常,如果把这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话,则其症结乃在于中国经济与法制力量的发展,跟不上政治的早熟。


中国政治的早熟,反映在民族国家的出现极其之早。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耶稣基督诞生前的两百年,秦始皇即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此后两千年一直以统一为常 态,分裂为不可容忍。纵然分裂,人心仍归统一,即使偏安朝廷,也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以欧洲人才之多,却不能出现一个像秦始皇的英主, 合并英、法、德、意和西班牙各国领土,将各国文字划一为一种共通的书写系统,完成欧陆大一统的工作。这事不但在两千年前无法实现,即使两千年后的拿破仑和 希特勒,也不敢有此幻想。


十六世纪以后,荷兰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中国则处于明清时期。明朝的体制是保守性和收敛性,其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而是保护落 后的经济。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使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观念,愈形牢固。人民以极低的经济效益,维持基本的温饱,法制长期间 没有进展,行政方面更不讲究效率。凡此种种,正是中国在世界上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我个人试图把中国的现状,与历史上某个时期相比较,却不能找到一个相应相似的历史时期。换言 之,目前的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如果说,中国的第一个盛世在汉,第二个盛世在唐,则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缔造第三盛世的机缘。第三盛世的重大使命,是对中 国的经济法制系统,进行天翻地覆的改造,这是一项既艰巨,又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时代任务。


汉唐盛世相距近千年,从唐至今亦有一千多年的光景,历史弄人,中国似乎每隔一千年就有一个盛世,每当盛世来临,也是中国实行开放政策,走向世界,中外文化 交流极其频繁的时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始于西汉王朝,西汉与中亚各国的交往,出使西域,远到安息,波斯等国。有籍可考,唐朝与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 交往,也十分密切,今日的情况,何尝不是如此。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中原腹地到西南边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已形成了一股无法逆转的历史狂潮。如果以最保守的 每年5%的经济增长率来看,中国到公元2020年全国生产总值将超越美国,2020年距今只有30年,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有机会见证中国历史上第三盛世的来 临。




新浪博客 - 《上海侨报》: 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de4db230100gv5c.html?from=singlemessage





《印华日报》 - 王赓武 - 中國正經歷歷史上第四次崛起 (2017-09-2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0

Trending Articles